一、会议基本信息
会议主题:近期工作安排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第四章集体备课
会议时间:2025年10月22日
会议地点:教学楼B608-2
主持人:王雪梅(教研室主任)
参会人员:思德法教研室全体教师
记录人:李怡然
二、会议议程摘要
本次会议主要围绕以下三个议题展开:
1.近期重点工作安排与通知
2.《思想道德与法治》第四章集体备课研讨
3.教学规范与中期检查准备工作
三、主要内容与决议
(一)近期重点工作安排
1.四川省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2025年教学研讨会教学比赛相关事宜已布置,请各位老师按照文件要求制作教学设计,并于11月3日前提交至教研室主任。
2.思德法教研室读书分享会将于近期举行,教师可自行购买相关书籍,学校将统一安排报销。
3.临近中期教学检查,各教师在备课时需充分准备学情分析与教案设计,并在备课本中明确体现。
(二)《思想道德与法治》第四章集体备课研讨
备课老师就第四章备课内容进行简要讲解和逻辑梳理,与会教师对其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了深入讨论,形成以下修改意见:
1.教学内容调整:
陈楚慧老师建议,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时应拓展内涵,涵盖性别平等、就业平等更宽泛的层面;删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源案例,将“知行合一”内容调整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对比部分。
李家杭老师提出,“价值观反映着特定的时代精神”部分案例需更换,体现不同时代价值观的演变;“价值观体现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建议结合新冠疫情、512大地震等实例,突出集体主义、人民至上的民族精神。
李智潇老师指出,诚信与友善的案例应贴近学生实际,如考试诚信承诺书、拾金不昧、志愿服务等,增强教学实效性。
余建蓉老师建议在个人层面价值观教学中,引入学校公众号发布的就业榜样徐仁杰事例,增强学生认同感。
李怡然老师提议,将校园天鹅、流浪猫救助等融入“和谐”主题教学,并调整关于“仁义礼智信”是否适应现代社会的课堂提问,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现实。
2.课件与教案修订:
王雪梅老师强调,教学目标应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等内容,调整至课件第二大部分;民主部分改用选举班干部案例,增强学生理解;删除《生万物》案例,课堂导入改为回顾式,整体逻辑应参照教材顺序进行梳理。
司宇老师提醒,现有教案模板需更新,格式应统一规范。
3.教学形式优化:
余建蓉老师对“谁是卧底”课堂互动游戏存在疑问,提出优化游戏设计,增强课堂趣味性。
李怡然老师提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应结合学生实际学习与生活,增强践行价值观的针对性。
四、会议决议与后续工作
1.各位教师需按照教学比赛通知要求,按时完成并提交教学设计。
2.备课教师根据本次讨论意见,对《思想道德与法治》第四章课件与教案进行修订完善,形成统一教学版本。
3.各教师在后续备课中需明确标注教学时间分配,注重学情分析,规范教案撰写,迎接中期教学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