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4月22日,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由资阳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组织,带领我校“净界工坊”志愿服务队的部分学生及生态环境学院学生代表围绕“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日活动。本次活动共分为两个环节:
一、探秘环保设施:从监测到资源化,科技守护绿水青山
4月22日上午,我校师生代表在市生态环境局的带领下,参观了四川省资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资阳市净源城市环境有限责任公司(医废项目)、资阳海天水务有限公司和中节能(资阳)环保能源有限公司。通过实地参观,学生们学习了解了监测仪器、医疗废物处置流程、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垃圾发电原理等专业知识。


此次环保设施参观活动,不仅让师生们走出校园,从书本跳到真实世界,揭开了环保设施运行奥秘,了解环境治理原理、工艺等知识,更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环保就在身边,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激发了师生参与环保行动的热情与积极性。
二、共话绿色未来:青年志愿行动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4月22日下午,资阳市生态环境局、共青团资阳市委与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联合召开“美丽中国,志愿有我——绿动青春四川高校生态环境志愿行动”座谈会。会议聚焦环保志愿服务与青年人才培养,校地企三方共谋生态共建新路径。

会议伊始,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作为主持人介绍参会领导及人员。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 许婷

学校党委委员、执行校长 段渝
会上,学校党委委员、执行校长段渝代表学校向资阳市生态环境局、共青团资阳市委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从我校的招生工作、毕业生就业情况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的发展现状。我校作为四川省唯一一所覆盖环保全产业链的高校,建校五年以来,不断深化环保产业技术的升级,为区域输送了大批绿色生态专业人才,推动了四川环保事业高质量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 余建蓉
作为“净界工坊”志愿服务队的负责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余建蓉介绍道,“净界工坊”志愿服务队凭借专业优势入选了省级生态志愿行动团队,近期联合小院镇党委开展濛溪河治理行动,未来将继续依托校地平台打造我校生态环保品牌志愿队。

“净界工坊”志愿服务队学生代表 田佳瑶
来自“净界工坊”志愿服务队的李茜蕊、胡添翔、田佳瑶作为志愿者代表,结合实地调研经历在座谈会上分享了自己的深刻感悟。
“在中节能集团垃圾焚烧发电厂,目睹堆积如山的混合垃圾被投入焚烧炉的场景让我深受震撼。”这令李茜蕊想到生活中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如果生活垃圾在居民手中的就得到了有效的分拣,不仅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分拣压力,还减少了燃烧发电后尾气处理的难度。胡添翔则更关注海天水务集团的生活污水处理厂,他向参会者描述了在这里的见闻:“浑浊发黑的生活污水经过多道工序处理后,最终变得清澈无味。”他说亲眼见证现代污水处理技术的神奇效果后,更加钦佩一线环保工作者的专业精神,并下决心为环保志愿服务贡献青春力量。田佳瑶也表示,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有助于自己增进专业素养,开拓专业视野,增加知识储备。
根据老师及学生对于“净界工坊”志愿服务队的分享,我校执行校长段渝从深入基层、知行合一、持之以恒、做成做精等几个方面出发,对志愿服务队建设提供了相关建议。

团市委副书记 张蕾
团市委副书记张蕾针对“净界工坊”志愿服务队的后期建设从“专业+志愿服务”的角度提出了相关看法。同时,也希望聚焦一个方面做深做实,通过线上线下的双线模式将“净界工坊”志愿服务队项目化、品牌化、特色化、专业化,致力于打造一个代表资阳品牌的志愿服务队。例如依托我校生态环境科普馆打造“绿动课堂”,同时开发线上课堂,增强“净界工坊”志愿服务队的影响力。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黄辉忠
紧接着,资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辉忠从“怎样认识志愿活动”、“怎样策划开展志愿活动”和“怎么打造志愿服务品牌”三个维度提出了对“净界工坊”志愿服务队的建设意见。黄局长表示,希望能将“净界工坊”志愿服务队的活动策划成既有意义,又能推而广之延续打造的资阳品牌。同时,也希望志愿服务队的成员能够坚持不懈的自觉投身于环保志愿建设中来,为资阳的环保推动注入资环院的青春力量。

艺术与体育学院团总支书记 赵润

校团委 吉康伍资莫
座谈会的最后,由我校艺术与体育学院团总支书记赵润和校团委吉康伍资莫对我校参与“美丽中国,志愿有我——绿动青春四川高校生态环境志愿行动”科普宣传文化作品的框架进行分享。资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辉忠以及团市委副书记张蕾对我校正在准备的科普文艺作品表示的赞赏与肯定,同时也提出了相关的想法和建议,并计划于5月中旬进行现场参观。
此次活动通过沉浸式科普与互动交流,深化“净界工坊”志愿服务队建设,为培育绿色新生力量、构建全民环保行动体系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