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管理制度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发布时间:2025-01-10    马克思主义学院     阅读: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思政课集体备课的相关文件精神,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特制定本制度。

一、集体备课的基本原则

1.全体性原则。专兼职教师人人参与,真诚合作,资源共享,集思广益。

2.研讨性原则。参会人员围绕备课主题,深入研究,积极讨论。

3.经常性原则。集体备课应常态化,实行专题式研讨与日常性交流研讨相结合的备课模式。

二、集体备课目标

1.发挥教师群体优势和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准确把握教材基本精神,研究确定教学进度和内容,形成统一的参考课件和教案。

3.集中研讨教学共性问题,促进各门课程有效衔接。

4.集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及时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课题教学,充分体现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时效性、实践性。

三、集体备课要求

集体备课是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备一重点”: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重点研究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做到“六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课件、统一作业要求、统一考核标准。原则上集体备课分专题每周进行一次,每次集体备课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小时。

五、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

集体备课采用“个人主讲,集体研讨”的形式开展。

1.准备工作:教研室主任统筹安排集体备课工作,于学期初制定集体备课计划表,确定专题主讲人。主讲人应精心研究设计教学专题内容,提前制作教案和课件,准备好发言提纲。

2.主讲人发言:主讲人以“说课”的方式展示备课内容,具体阐述该专题的教学构思、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案例、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

3.集体讨论:其他授课教师需在集体备课前深入分析教材,做好在会上交流讨论、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和案例的准备。

4.组织记录:每次集体备课都要做出详细的记录,经主持人、主讲人、记录人签名后存档。

5.教师再备:授课教师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班级学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针对学生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案例、方法等进行再次备课,编写出个性化教学设计方案。

六、总结反思

每章教学任务完成后,本章主讲人负责搜集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进行总结和反思,以备下一轮的集体备课和教学参考。

 

地址: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大学路1号  电话:028-26095000

版权所有: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 © 2025
川公网安备 51200202000197号
蜀ICP备190390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