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管理制度 >> 正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试行)
发布时间:2025-01-10    马克思主义学院     阅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教社科〔2021〕2号)、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一步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教社科[2022]2号)、教育部(教社科【2023】1号)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23年版)》等文件精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走出课堂,深入实践,特制定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识国情、长才干、作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课程目标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政课理论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将所学理论内化为思想与行为的重要环节。思政课实践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育人为宗旨,引导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国情,认识社会,加深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理解,培养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入实际、拓展视野、提高素质、增长才干,从而实现思政课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管理。教务处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院级职能管理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马院)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单位,具体负责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履行实践教学方案制定、培训指导、运行监管、考核评价等职责。院团委、各系部团总支及相关学生社团协助马院具体实施。

(二)学分落实。文件要求:“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生既可通过参加教师统一组织的实践教学获得相应学分,也可通过提交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相关的实践成果申请获得相应学分”(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教社科〔2018〕2号)。专科院校思政课共有9个学分,其中,《思想道德与法治》3学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学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3学分、《形势与政策》1学分,从思政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

学生按照本方案相关要求通过课程考核,即可获得相应学分。

(三)师资队伍。构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院团委、各系部团总支书记及辅导员的大思政教师队伍格局。

四、实践教学项目

(一)红色主题参访实践:学生可利用节假日,围绕实践主题和教学内容、结合自身实际,可前往国家确认的红色教育基地(陈毅故里)进行研学活动,完成不少于1000字的参访实践报告,并附有视频、图片及相关佐证材料(见附件1),报告内容必须真实有效,不得抄袭剽窃,指导老师评阅成绩合格后可获得该学分。

(二)我来讲思政课实践活动:学生可根据马院组织的每学年度“大学生讲思政课”展示活动,可组2-6人团队参赛(具体情况见每学年度的活动方案),获得学院奖项的同学,提交原始材料和奖状,可获得该学分。

(三)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活动:学生可根据马院组织的每学年度“我心中的思政课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可组2-10人团队参赛(具体情况见每学年度的活动方案),获得学院奖项的同学,提交微电影脚本、视频和奖状,可获得该学分。

(四)国情社情调研实践:学生参与院团委暑期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根据每年活动主题及要求,结合个人所学专业和调研地实际情况,自拟题目,完成不少于1000字的实践调研报告,并附有视频、照片及相关佐证材料。学生个人也可利用假期自主开展国情社情调研实践活动,按上述要求提交资料,指导老师评阅成绩合格后可获得该学分。(见附件2)

(五)志愿者服务实践活动:参加院团委、各系团总支组织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累计不少于32小时,结合个人志愿服务经历,完成不少于1000字的志愿服务总结报告,并附有视频、照片及相关佐证材料,指导老师评阅成绩合格后可获得该学分。(见附件3)

(六)社团实践活动。学生参加马院组织的“青马学社”、“陈毅诗词文化社”、开展的“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读书活动不少于5次,提交不少于1000字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并附有视频、照片及相关佐证材料,指导老师评阅成绩合格后可获得该学分。(见附件4)

学生参加“科普馆讲解团”开展宣讲活动不少5场,提交宣讲材料和视频、照片佐证材料,指导老师审核合格后可获得该学分。

五、指导教师职责

1.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来组织实施本方案;

2.教师要做好课前辅导和培训,讲清本方案的内容、实施细则及注意事项;

3.教师要指定学生负责人或联络人,对全过程实施有效监控;

4.教师要做好协调工作,要制定突发事件处理办法;

5.教师对实践教学资料要及时做好收集、评定和归档工作。

八、注意事项

(一)每一位学生,要端正态度、高度重视、充分准备,确保每项实践教学活动有序、有效进行。

(二)在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学校、职能部门及指导教师要强化安全保障,学生自身也要增强安全意识,注意风险防范。

(三)每一位学生要真实、有效地完成各项实践活动,力争使实践教学有实效。对形式主义、弄虚作假、抄袭剽窃、包办代替等行为,将按学院学籍管理相关规定处理。

(四)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等平台,及时为学生提供咨询、帮助和指导。同时,注重过程监管,优化教学流程,有效纠正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倾向。

 

                                   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2024年7月8日

 

 

 

 

 

 

 

 

 

附件1

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

红色主题参访实践报告

 

 

部: 

 

   级: 

 

名: 

 

号: 

 

指导教师: 

 

 

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制

二〇        

 

参访时间

 

参访地点

 

参访内容

 

报告主题

 

 

 

 

 

 

 

 

 

 

 

 

 

 

 

 

 

 

 

 

 

 

 

 

 

 

 

 

 

 

 

 

 

 

 

 

 

 

 

 

 

 

 

 

 

 

 

 

教师评价

□形式新颖 □内容详实 □条理清晰

□社会影响良好  □支撑材料丰富

 

成绩          教师签名        

注:必须附活动视频、照片及相关佐证材料。

 

附件2

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

国情社情调研报告

 

 

部: 

 

   级: 

 

名: 

 

号: 

 

指导教师: 

 

 

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制

二〇        

 

调查题目

 

调查对象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教师评

□形式新颖 □内容详实 □条理清晰

□社会影响良好  □支撑材料丰富

 

成绩          教师签名            

注:必须附活动视频、照片及相关佐证材料。

附件3

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

志愿者服务实践报告

 

 

部: 

 

   级: 

 

名: 

 

号: 

 

指导教师: 

 

 

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制

二〇        

 

志愿活动时间

 

 

 

 

 


志愿活动地点

 

 

 

 

 


志愿活动内容

 

 

 

 

 


志愿工作时长

 

 

 

 

 


总计志愿时长

 


志愿总结主题

 


 

 

 

 

 

 

 

 

 

 

 

 

 

 

 

 

 

 

 

 

 

 

 

 

 

 

 

 

 

 

 

 

 


教师评

□形式新颖 □内容详实 □条理清晰

□社会影响良好  □支撑材料丰富

 

 

成绩          教师签名            

注:必须附活动视频、照片及相关佐证材料。

附件4

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团活动实践报告

 

 

 

部: 

 

   级: 

 

名: 

 

号: 

 

指导教师: 

 

 

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制

二〇        

活动参与情况

 

 

 

 


活动报告主题

 


 

 

 

 

 

 

 

 

 

 

 

 

 

 

 

 

 

 

 

 

 

 

 

 

 

 

 

 

 

 

 

 

 

 


教师评

□形式新颖 □内容详实 □条理清晰

□社会影响良好  □支撑材料丰富

 

成绩          教师签名            

注:必须附活动视频、照片及相关佐证材料。

地址: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大学路1号  电话:028-26095000

版权所有: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 © 2025
川公网安备 51200202000197号
蜀ICP备190390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