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
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四川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实际,在学校教务处的配合协调下,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及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握好、运用好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科学方法,围绕“八个统一”要求,加强教学组织,丰富资源供给,强化集体备课,加大听课指导,增强数字赋能,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打造学生真心喜爱、入脑入心的新时代思政课,提升高校立德树人关键课程育人质量。
二、工作任务
(一)规范集体备课,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发挥优质资源对思政课教学的支撑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为示范引领,高质量建设思政课。充分利用统编教材,用足用好相关参考讲义、辅导用书、配套课件、教学活页等优质资源,购置《大学生思想热点面对面》等教学参考资料,确保任课教师熟知会讲,让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就贯穿各门思政课教学,学校应充分满足教学资料需求。
2.积极参加“手拉手”集体备课。组织老师积极参与开学季“同上一堂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利用与成都工业学院马院结对共建机制开展两院思政课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教研活动,与资阳当地高校马院结成联盟开展集体备课和互学互助,组织老师推进参与资阳“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集体备课。
3.全面压实规范开展思政课集体备课的主体责任。邀请学校相关领导参加思政课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集体备课,下沉指导各教研室落实集体备课任务。落实学校领导联系思政教师制度,使学校领导及时了解思政课教学情况。各教研室要精心组织好每一个老师、负责对每一个专题(每一章)的主备和集体教研,总结形成每一个专题(每一章)的集体备课成果,并全面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要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把党的创新理论和新的精神带人思政课课堂。
(二)健全教学监测机制,充分做好三级听课工作
1.建立马院思政课教师相互听课全覆盖机制。马院院长、书记要对马院所有老师听聘课全覆盖,老师之间要实施全面听评课。
2.校级层面组建由党委书记、校长牵头,分管教学、科研、思政课工作的校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班子成员、教学督导员等共同参加的思政课教学督导组,分别对思政课教师进行听评课。
3.做好迎接四川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四不两直”方式到校听评课指导。各教研室要认真组织开展磨课活动,使所有老师从容接受省里专家听课。
4.汇总三级听评课情况,梳理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反思,积极应对,对需重点指导的教师,通过多种方式“一人一策”提升其课堂教学能力。
(三)准确上报信息,数字赋能优化管理
1.完成2024、2025年度“高校思政课教师信息库”更新工作。
2.与教务处衔接,按教育部要求,登录课表系统,按照系统操作手册,规范、完整、准确录入各门思政课教学课表信息。
(四)组织参加教学大赛,力争获得好的成绩
1.组织教师参加学校首届思政课中青年教师“精彩一课”讲课比赛。
2.积极备战2025年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思政课教师“精彩一课”讲课大赛,力争取得好的成绩。
三、工作要求
1.学校领导带头。严格落实学校党委书记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校长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及分管思政课建设的校领导,每学期落实对每门思政课至少听1课时的工作要求。
2.严格实施听课全覆盖机制。以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副院长、教研室主任为主体,与学校教务处、教学督导以及领导组成的思政课教学督导组,实现每学期教师听课全覆盖,保证每学期每位老师至少听课1学时,弄清教师教学能力基本情况,立足教师实际,采取多种方式提升教师、特别是新进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3.按时完成相关工作。按时完成2024、2025年度教师信息更新工作,确保课表信息录入,完成其他相关工作。
2024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