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议概况
新教师欢迎:欢迎两位新教师入职,教研室全体教师进行了自我介绍与工作交流。
会议目标: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安排,明确集体备课流程、任务分配及教学规范。
二、集体备课程序与要求
(一)操作模式
五步流程:个人主备→集体研讨→形成共案→个性化复备→教学反思改进。
具体分工:主备课人提前两周完成思维导图及逻辑框架,其余教师研讨优化并形成个案。
(二)实施细则
进度要求:每周1次集体教研会,每次不少于1小时。
学情适配:根据五年制学生及不同专业调整案例与教学策略。
质量把控:主备课教师提前提交教案初稿,教研室主任审核后优化定稿。
三、课程备课思路与任务分配
(一)课程背景与挑战
课程内容:共18章(含导论),本学期需按最新要求完成全部教学内容(54学时)
教学难点:多数教师首次系统授课,需参考省内高校权威教学设计进行本地化调整。
以往按专题授课,本学期需覆盖整本教材,工作强度较高。
(二)备课任务分工
教师姓名 |
负责章节 |
段显田 |
导论、第十三章 |
余建蓉 |
第一章、第十四章 |
王雪梅 |
第二章、第十一章 |
王琳鑫 |
第三章、第十五章 |
姚爽 |
第四章、第十二章 |
司宇 |
第五章 |
黄蓉 |
第六章 |
雷俊玲 |
第七章 |
江茜 |
第八章 |
李家杭 |
第九章 |
陈慧 |
第十章 |
周奉巧 |
第十六章 |
许婷 |
第十七章 |
四、教学建议与创新要求
(一)段显田——课堂设计
融入案例与时事热点:(如华为、DeepSeek等实例),增加辩论、小组讨论等形式。
探索趣味教学法:角色扮演、短视频拍摄等,提升学生参与度。
内容准确性:许院长强调要统一理论表述,并准确表述(如“形成时期”改为“萌芽时期”)。
学理结合:强调“两个确立”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教案需明确标注原文依据)。
教材结构分析(6个模块)、重难点梳理(“两结合”意义、“两个确立”定义)。
开学第一课设计:课程性质介绍、精选案例讲解(15分钟)+学生互动环节。
(二)备课思维导图

五、教学规范与日常管理
课前准备:提前5分钟到教室,携带教材、教案及教学工具(翻页笔、小蜜蜂等)。
检查多媒体设备,着装正式(周一课程需着黑色正装)。
考勤规范:明确考勤标准,避免“以偏概全”,提前告知学生课堂要求。
档案管理:主备课教师需提交教案扫描件存档。
反思与改进:撰写教学反思日志,关注班级学情反馈,定期查阅思政课公众号资源。
记录人:黄蓉
记录时间:2025年2月20日
会议召开地点:马克思主义学院B607-2
备注:全体教师需于下周正式开课前完成教学准备工作,确保课程顺利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