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要求,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毛中特”教师教学水平,2024年9月27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毛中特教研室组织开展新学期教研会,杨川、刘原松、陈婷、吴艾佼老师参加集体教研活动。会议由毛中特教研室主任杨川主持。
本次备课会由陈婷老师做备课展示,集中围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展开。陈婷老师指出,这一专题以问题为导向作为教学思路。主要围绕三个问题,问题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是什么?任何理论的形成一定是回应时代课题,解决时代问题而产生的。当时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情?要解决的时代课题是什么?问题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总路线、基本纲领、革命道路、基本经验。问题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有何重大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认真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革命理论。
陈老师展示完毕后,其余老师就此次备课思路展开了讨论。杨川老师指出对比不要太多,比如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对比太多容易把学生绕糊涂,尽量贴近学生学情。刘原松老师指出注意重难点的讲解,重难点已经全部统一,所以在讲解过程中要突出,让学生清晰把握。吴艾佼老师指出在前面第一章时,近代中国国情已经讲过,在这一章可以简单讲,不需要再花大量的时间去重复。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活动,一起集中听主备课人的教学思路设计,教案的设计,包括重难点的把握,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是一种很好的备课方式。并且在主备课人发言完毕后,其他成员都能积极发表意见,相互讨论,能够实现优化教学资源,正确给学生传达此章节所要传达的精神内核。
